《易经》,可用四个字来概括,即:象、数、理、占,这是《易经》的基本内容。 《周易》的发展,是一个深化完善的过程,有其内在规律性。“数、象、理”是其核心内容,“占”是其技术手段及应用。 简单来说,《伏羲八卦次序图》主“数”,《先天八卦图》主“象”,《后天八卦图》主“理”,“占”是以对“数、象、理”之综合应用。 “理”是“义理” 它是用来解释阴阳相互作用的关系,万物变化的原理,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活动的道理。 “象”指形象、象征的意思,“数”也称为“术数”、“是用数学的模式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规律和联系。 “占”就是指占卜,占卜是算卦的代名词,数指数术 《易》有圣人之道四焉;以言者尚其辞,以动者尚其变,以制器者尚其象,以卜筮者尚其占。 比如一张纸,是用来写字的,能够写字是它的道理;而纸的形状、大小是它的象;它能够写多少字、用多久,这就是它的数。万事万物,都有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。古人在行事的时候,如求官、求学、求子等,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时就要占算。这就是我国古代《易经》的四大功能象、数、理、占。 象乃“像”也 象是易经的基础、核心,《周易·系辞传》说:“是故《易》者象也。象也者像也。”意思是说,周易这本书就是象征,所谓象征,就是模拟万事万物的形象以喻意。 有物必有象,中国人都喜欢看象,也习惯看人相。观天象,观日观月,可以知时辰;迷路了,观天象,可以知南北。何为象呢就是以一个形象的比喻,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。 易经八卦图有八个基本的经卦(基本卦)——乾、坤、兑、艮、离、坎、震、巽,这八个卦就取象于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成分,乾象征天,坤象征地,兑象征泽,艮象征山,离象征火,坎象征水,震象征雷,巽象征风,有了这八种元素的相互矛盾、作用就产生了万事万物。 此外,易经八卦还有多种象征,如:乾卦象征父、首、马、君、玉等;坤卦象征母、腹、牛、众、布、釜、舆等;震卦象征长男、足、龙、鸣马、大马路等;巽卦象征长女、股、鸡、木头、进退、近利市三倍等;坎卦象征中男、耳朵、豕(猪)、月亮、强盗、沟渎、危险等;离卦象征中女、目、雉(野鸡)、太阳、闪电、甲胄、兵戈、大腹人等;艮卦象征少男、手、狗、门槛、小路、果实、嘴巴尖尖的东西等;兑卦象征少女、口舌、羊、毁折、妾、巫等。 《周易·系辞下》曰:“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”《易经》是一部以卦象来象征事物表达思想内容的书,八卦象征八种事物,如乾为天,坤为地,巽为风,震为雷,艮为山。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,《易经》的每一卦,既象征事物的外形,又象征事物间的联系,更象征阴阳对立的矛盾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运动、变化,从而显示事物变化的结果。 数以征象 有象必有数,《易经》的数是活的,古人称为“象以定数”,事物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,因此卦象的变化也是无穷无尽的,天地之物,大而天地山川,微而草木禽虫,君臣父子之伦,毛发爪甲之细,无一不备于卦,知此则可与言八卦之象也。 数可以说是打开易经神奇大门的一把钥匙,如:一阴一阳之谓道、天地人三才、两仪、四象、八卦、六十四卦等 《易经》有几套数字系统。一是天地之数,天数二十五,地数三十,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。二是大衍之数,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。三是爻位之数,每卦六个爻,阳爻用九表示,阴爻用六表示。 联系卦象来看,每个卦象都有相对应的数字,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,先天八卦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仰观观天文、俯察地理,总结大自然的规律,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所画,而后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制,也称文王八卦图,相对于先天八卦,后天八卦更强调了人在宇宙运动中的重要性。 后世在对八卦的运用上,多取先天八卦数,后天八卦图,先天八卦注重自然,后天八卦强调人与自然相同的重要性,将二者结合就形成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完整系统。 “数以征象”,“象以定数”。说明象和数实为一体,密不可分,《汉书·律历志》亦说:“自伏羲画八卦,由数起。”在研究易经象数上的代表人物是北宋时期的邵雍(邵康节),他著有著名的《梅花易数》。八卦与先天数的对应:乾为一,兑为二,离为三,震为四,巽为五,坎为六,艮为七,坤为八。 在易经系统中,阴和阳是永恒的主题,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之分,数亦是如此,奇数为阳,偶数为阴。在后天八卦里,还注入了四时(春夏秋冬)、五方(东西南北中)、五行(金木水火土)的内容,使得易经的内容更加丰富。 理通哲学 易经所讲的理,就是易经的哲学部分,也即是“道”学,《周易·系辞传》说:“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 道是抽象超乎形体之上的,是精神层面的因素,人类在宇宙中是那样的孤独,在时间的长河中是如此的渺小,“道”学对宇宙及人生的解释,恰好能让人类找到心灵上的慰藉。 易经本是一本占筮的书,内容只有卦象、卦辞和爻辞,但是古人将易经的思想去看待万事万物,就形成了以易经为基础的宇宙观、政治观以及人生哲理等哲学上的见解,这也就是易经成为中国“百经之首”的原因。 现存的易经分经与传两个部分,经由分上、下两经。传由《彖传》上、下两篇、《象传》上、下两篇、《系辞传》上、下两篇、《文言》、《说卦》、《序卦、《杂卦》共十篇文章组成,又称作“十翼”,它包含了孔子的丰富的哲学思想。 易经的思想是简明且朴素的,《周易·系辞传》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世间万物无非是阴或阳的属性,生理分阴阳,如:雌与雄、男与女,感觉经验如:冷暖、明暗分阴阳,日月轮回、昼夜交替分阴阳,虫石草木亦分阴阳等等。阴与阳即是对立统一,又是相互根存的,没有阴就无所谓的阳,没有阳也就无所谓的阴,正所谓“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”宇宙万物就是在阴与阳的矛盾变化中生息不止。天、地、人三才的天人合一思想,及五行相生相克思想等,也是易经重要的哲理概念。 易经易理派的代表人物是南宋的朱熹,他著有的《周易本义》、《易学启蒙》及《太极图说解》等著名学说,充实了易学,也丰富了中国的东方哲学思想,南宋时期是中国理学的顶峰时期。 象数乃理气之实际,无象数理气皆空;我们要主张“穷理、尽性,以至于命”。“命”就是客观必然性,它是天道和人道之中存在的规律,我们只有掌握了它,才能预示未来,趋吉避凶。 《易经》的理,具有哲理性、科学性。荀子说:“善易者不占。”每一个人或做每一件事,都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去推理,那么不需要占算,就可以预知结果。 善易不卜 占卦是在学习或研究易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,在象、数、理、占中,占放在最后,这并不能说明占卦不重要,不会占卦就等于没学过易经,只是,如果世人太执着于用易经来占卜,而忽略了易经其他方面的内容,那就太贬低易经本身的价值了。 孔子五十岁学易,他是不主张占卦的,他所说的不占,后来被荀子总结为“善为易者不占”,意思是说,精通易经的人,不靠占卦也能通晓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。 但是孔子肯定是占过卦的,而且很善占,在系辞传中有专门对占卦方法的解释,“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。分而为二以象两。挂一以象三。揲之以四以象四时...”再者易经中有象、数、理、占四个方面的内容,放弃占卦,就等于放弃了四分之一的知识面,何以谓之“善易”。 占卦有三不占原则,即“不诚不占、不信不占、不疑不占”,就是说,不怀坦诚的心去占,不怀相信的心去占,不怀对一件事物充满疑惑而无能为力的心去占,占出来的卦都不会灵验。 占卦不等同于算命,也不能归于迷信的范畴,占卦得出的卦辞、爻辞不是给你批命,而是告诉你去做这件事物的吉、凶、悔、吝,给你在迷茫无助的环境中,为你指引一条道路,或者是一种处理事物的方式。 《易经》是一门研究格局的学问,是研究个体状态和宇宙整体的学问,包含着“简易、变易、不易" 今天,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崭新的时代,这个时代充满机遇,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,但这个时代也充满挑战与陷阱,每个人在生存与发展上,也都面临险境,所以我们学易的目的是立足自身、紧密结合实际、面向未来,解决现实问题,学易用易可以在激烈的现实竟争中多一点把握,多一份胜算。